渗滤液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生物处理、膜处理、全膜吸附过滤处理、低耗蒸发和离子交换处理等。1
- 生物处理+膜处理工艺:这种工艺包括预处理、微生物处理和膜吸附过滤三个主要步骤。渗滤液首先进入调节池,然后流入中温厌氧池,经过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降解后进入缺氧段的MBR反应器,与回流水混合进入好氧段MBR进行曝气,去除渗滤液中的总氮。好氧池出水进入MBR分离器,分离的污泥浓液回流至MBR缺氧段,MBR出水进入反渗透系统,最终实现达标排放。
- 全膜吸附过滤处理工艺:渗滤液经过预处理后进入两级反渗透膜过滤系统。一级DTRO反渗透膜过滤后的出水进入二级DTRO反渗透系统,经过两级反渗透过滤后出水达标排放,一级浓液回灌垃圾填埋区进行集中处理,二级浓液回流到总进水口,系统总产水率在60%左右。
- 低耗蒸发+离子交换处理工艺:渗滤液经过预过滤后,通过MVC蒸发系统将污染物与水分离,净化后的水通过DI离子交换系统去除氨,达到水质全面达标排放。
- 全量化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:该工艺包括耦合氧化、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步骤。渗滤液经过全量化处理工艺后,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有机物被降解,提高可生化性和生化效率,直接处理至达标排放。
- 芬顿法:该工艺包括生化处理、Fenton法和BAF组合工艺。Fenton法利用Fe²⁺的均相催化作用使强氧化剂H₂O₂催化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,氧化有机物分子,去除COD和色度。Fenton法操作简单、反应迅速,但价格昂贵,通常与其他方法联用以提高污染物降解效率。
- 传统纳滤-反渗透(NF/RO)双膜法:该工艺结合了生化反映和物理处理方法,通过纳滤和反渗透技术去除渗滤液中的污染物。
这些工艺各有优缺点,选择合适的工艺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。生物处理和膜处理工艺投资及运维成本较低,但需要较高的操作和维护;全膜吸附过滤处理工艺操作简便但成本较高;低耗蒸发和离子交换处理工艺则适合高浓度废水处理。